职业教育

  • 制造强国视域下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为例

    刘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既是中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的先锋队、主力军,也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创新政策有待落地,技能成才氛围有待树牢;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产教融合机制有待健全,配套措施有待优化;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体系有待完善,院校内涵建设有待提升。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必须加强科学统筹,坚持以更强保障推进产业工人职业技能提升;必须服务产业发展,构建多方联动的产教对接机制;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2023年06期 v.23;No.121 1-8+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0K]
  • 马萨诸塞州“青年新技能计划”的实施及启示

    王少勇;武祺;方晓田;

    为培养满足市场需要的高质量、高需求、高技能人才,强化和拓展青年高质量职业路径,摩根大通公司于2016年启动了“青年新技能计划”。作为“青年新技能计划”的一部分,马萨诸塞州“青年新技能计划”以确定区域劳动力发展趋势、衔接中学与大学和职业路径、更新大学和职业咨询体系以及完善职业路径发展评估体系为实施策略,在完善职业准备系统方面成效显著。其对建设我国高质量职业教育的启示是:因地制宜,落实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蓝图的制定;职业启蒙,做好中学和中学后职业教育的衔接工作;开展合作,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机会;注重职业规划,建设职业教育咨询服务平台;加强问责,完善职业教育的评估体系。

    2023年06期 v.23;No.121 9-1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4K]

课程与教学

  • 混融共生:疫情后在线教学发展路径探索

    李童彬;蔡秋洁;

    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为实现“停课不停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从边缘走向中心。然而,对揭阳市等教育薄弱区域而言,开展在线教学需面对设备落后、资源贫乏、经验不足等挑战。笔者面向揭阳市榕城区471位教师开展调研,发现:“文字+音频”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专业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利用不充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提升显著,在线教学整体评价效果为中等偏上,家长协作和教师投入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两大要素,传统教学仍然是教师在疫情过后的优先选择等。基于此,笔者围绕教学环境的构建与支持、教学主体的参与和交互、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三个维度,探索了线上线下教学混融共生的发展路径,旨在为疫情后的在线教学发展提供指引。

    2023年06期 v.23;No.121 18-25+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3K]
  • UbD理论赋能教学设计的图景:价值审视、主要困境与应对之策

    郭俊兰;

    UbD理论是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以终为始,以逆向思维来构建理解学习的最佳形式。随着UbD理论的深入探索以及实践应用,将会对教学设计的思维逻辑、育人内涵、教学评一致性产生深远影响。在积极发挥正向教学意义的同时,UbD理论赋能教学设计在预估学习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规划教学过程三阶段将面临着诸多困境,表现为教学设计唯知识论、游离主题、忽视学生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扭转这些困境,需要从以理论工具架构逆向设计思维、以解决基本问题为理解而教、以学生为中心唤醒认知活力三种策略出发,促进UbD理论赋能教学设计的顺利实施。

    2023年06期 v.23;No.121 26-32+3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基于OBE-CDIO理念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虚实结合”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邝韵新;梁秀玲;卢清秀;

    结合“虚实结合”模式,针对目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OBE-CDIO理念的闭环管理教改方案。在这一教学改革方案中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背景,设计了一系列虚拟和实操实验项目,以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和测试电炉设计,并在实际环境中实施和验证设计方案。这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创新意识和复杂数字系统构建能力。这种“虚实结合”的方法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同时,采用了任务分解和考核分级量化的方法,将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模块,鼓励学生逐步完成项目。

    2023年06期 v.23;No.121 33-39+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5K]
  • 民办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3324+N”教学体系的构建

    陈寿琴;

    民办高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新时代高校应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中所包含的思政育人内容十分丰富,对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增强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感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具有明显优势。结合民办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现状,通过为何、如何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3324+N”教学体系的分析,探究新时代民办高校开展思政教学的实施途径,旨在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进程,进而提高民办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期为课程思政视域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提供参照。

    2023年06期 v.23;No.121 40-4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教师与学生

  • 开放大学教学团队带头人跨界行为研究

    张滢;嵇思诗;

    跨界行为是个体、团队或组织等层面上的行为主体为了实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旨在与自身外部的主体建立联系而不断互动的行为,主要包括使节行为、任务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三个维度。采取参与式观察研究方法,以广州开放大学为观测点,观察分析权力距离调节作用下,团队带头人在2020年公共英语多模态教学改革试点项目团队发展过程中的跨界行为。发现权力距离是一把双刃剑,对团队发展既有促进也有抑制作用,使节行为、任务协调行为和侦测行为贯穿团队过程始终;背后伴随着或积极的或消极的情感-动机变化;三种跨界行为对任务绩效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使节行为主要为团队和任务奠定物质基础(特别是在启动阶段),任务协调行为为任务实施和团队运行提供过程保障,侦测行为通过知识的搜寻、整合、分享以及转移提升团队的创新能力。实现高任务绩效需有效协同三种跨界行为。

    2023年06期 v.23;No.121 46-54+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英国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黄敏;吴艳云;

    在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不同国家高校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状况有助于揭示女性教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性别平等在教育领域的实现。本文首先梳理了英国高校女性教师的职业发展概况;其次分析社会性别对英国高校女性教师职业发展的束缚,她们不仅在职称上遭遇性别隔离,学科上也饱受性别隔离影响;最后从社会性别视角入手,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力求实现高等教育领域女性教师的全面自由发展。

    2023年06期 v.23;No.121 55-61+7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对主动拖延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效应

    章玉祉;殷舒琦;郑旭江;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自我控制量表(SCS)与主动拖延量表(NAPS)对广州市4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我效能感、自我控制能力与主动拖延的关系。数据表明:自我效能感既可以直接预测主动拖延,也可以通过自我控制的中介来预测主动拖延,即自我控制在自我效能感和主动拖延之间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这一结果说明:在教育领域,应该有效区分主动拖延和被动拖延,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要积极关注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业统筹能力、实现学业成就;要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和策略,变被动为主动,促进主动拖延。

    2023年06期 v.23;No.121 62-6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8K]

教育广角

  • 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演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刘沛森;许可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通过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的519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总体而言,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理路呈现为从价值逻辑延申向实践逻辑,从高等教育系统延展向其局部,从整体铺面逐渐深入至点,并在近几年呈现出高发态势。目前该领域研究以理论思辨为主,在实证研究、合作研究方面有所欠缺。未来还需要从理论上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价值遵循,加快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加强区域及民族地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和以数字化建设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3年06期 v.23;No.121 69-76+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7K]
  • 粤港澳大湾区开放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的探析

    张仕华;谭瑞峰;郭晓溶;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以开放大学为主导的开放高等教育合作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协调等方面具有广阔的空间,是改革创新的前沿阵地。“一国两制三地”的社会与制度格局使得开放高等教育合作既具有创新性和引领性,又需要考虑其复杂性和挑战性。因此,探索和初步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开放高等教育合作的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等框架模型,形成跨区域、多主体、高质量的开放高等教育合作与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明确开放大学改革升级的功能定位,还将服务于大湾区人才培养与劳动力素质提升的重要战略,成为提升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化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2023年06期 v.23;No.121 77-83+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6K]
  • 中国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利洪;邱楚寒;

    教育口述史作为口述史的一个分支,遵循其内部发展特点和口述史在中国发展的关键节点逻辑,可将中国教育口述史研究进展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1980—2003年)、兴盛阶段(2004—2018年)、独立阶段(2019年至今)。回顾过去四十多年,中国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对象和领域逐渐拓宽;研究学者的背景越来越多元;理论研究的意识逐渐增强。展望未来,应辩证地认识中国教育口述史在中国教育学和口述史学界的价值定位;重视中国教育口述史制度建设;加深对中国教育口述史基本理论研究;注意中国教育口述史与情感史、教育学史的结合;强化与其他同行的学习与交流。

    2023年06期 v.23;No.121 84-9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文法论坛

  • 布依族古歌《安王与祖王》的英雄母题探析

    罗平;

    布依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灿烂的优秀民族文化,它们以口头记录或文字记载的形式留存下来,成为后世的珍贵遗产。《安王与祖王》作为其中一部颂扬英雄优良品格和丰功伟绩的古歌,反映了布依族从氏族社会到奴隶制社会的历史进程,故事情节丰富曲折,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中的英雄母题串联起了古歌的情节发展脉络。因此,本文拟从英雄的特异孕生、神奇婚姻和兄弟之争等三个部分探析《安王与祖王》的英雄母题。

    2023年06期 v.23;No.121 92-95+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6K]
  • 论老舍《离婚》的听觉叙事

    方晓雨;

    《离婚》中有许多关于声象和听觉事件的书写,它们不仅极大地提升、拓展了小说自身的艺术价值和表意空间,在推动情节演进,强化、建构人物个性与心理状态,传达深层寓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折射出作家本人超越时代的思维特性和坚守传统的写作态度。但长期以来,受视听失衡现状和理论缺失的影响,老舍小说中的听觉叙事艺术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重“听”《离婚》,既有助于呈现文本广阔的探索空间,让经典焕发出新的活力,也有利于针砭学术研究的“失聪”痼疾。

    2023年06期 v.23;No.121 96-101+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证件照数据“一数一源一标准”探究

    邓雪萍;

    证件照记载了丰富的个人相貌特征,是个人信息中较为重要的一项数据。基于证件照数据,政府部门和企业开发出诸多人脸识别认证服务。当前,证件照数据治理在源头管控、标准设置、法律法规制定等三个维度存在一定的不足,影响到证件照的真实性、准确性、权威性。证件照数据的治理应顺应数字政府建设的趋势和要求,执行“一数一源一标准”原则,明确证件照源头主责部门、建立证件照标准体系、完善法律法规制度,进而形成证件照治理的数字化、法治化新格局。

    2023年06期 v.23;No.121 102-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启事

    <正>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粤新出版[2007] 161号文)批准,从2008年1月起,《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页码改为112页,全年出版6期,每期逢双月20日出版。《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是由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关注远程开放教育、兼顾相关学科发展”为办刊特色。本刊优先刊发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智慧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的文章,竭诚欢迎广大读者投稿。本刊从2021年4月开始已采用在线投稿系统收取稿件,原有的投稿邮箱已停用。敬请各位新老作者通过在线投稿系统踊跃投稿。在线投稿网址:https://gzgb.cbpt.cnki.net。

    2023年06期 v.23;No.121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9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