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玉霞;李玉利;
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的数字教材的推广应用,会对教育体系革新、行业规范制定、教育公平内涵等产生深刻影响。由于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领域的融合探索尚未成熟,引发了数字隐私安全、技术垄断、情感缺失、教师角色错位、数字鸿沟、问责不明等众多复杂的伦理问题。为此,提出教师使用数字教材伦理风险的防范对策:坚持以法为界,确定数字教材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准则;追求以人为本,实施用数字教材育人的教学理念,以情感识别和情感干预促进师生情感互动;坚持以德立身,提升智能时代教师教育伦理素养;坚持公平正义,消除数据鸿沟,构建公平正义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明确责任,完善数字教材应用的问责制度。
2023年02期 v.23;No.117 14-20+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8K] - 缪玲;张尚先;燕紫君;
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空间数据构建学生评价指标体系对直接、有效评价学生,提升学习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表征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增值的理念,结合半结构访谈和问卷调查构建学生评价指标逻辑框架,包括交互度、投入度、完成度、有效度、增值度等5项指标因子和20项数据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完成指标因子和数据指标的权重分配,进而“提出完善指标,推动评价科学化”“收集数据,获得全程多维证据”“推广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2023年02期 v.23;No.117 21-28+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5K] - 汪萍;丁妍西;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提出加快数字化建设与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伟大远景目标成为必然。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新兴技术,实施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了教育改革与实践的核心议题。本研究依据“产学研用”的创新思路,以“学科融通”为理念,以“数字化外语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归纳总结法,本着“理论—实践—理论”的研究模式,剖析了高校外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内涵与特征,探究了该领域现存的问题,构建了高校外语教学数字化转型的模型,力求加快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和数字中国的建设进程。
2023年02期 v.23;No.117 29-33+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 屈思怡;陶佳;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对高质量人才培养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还面临着一些困境。研究从分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困境着手,阐述了“5E”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优势,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及模式特征,构建出包括“参与”“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环节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并以“设计与制作演示文稿”为例进行教学实践,以期为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有益的指导。
2023年02期 v.23;No.117 34-4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2K] - 张启芬;
新时代赋予信息化教育新的使命,引发教育生态变革。学前教育作为教育基础,应及时顺应趋势,通过开发与实施园本课程推动学前教育法规完善、学习型组织完善和教育质量提升。然而,当前学前教育园本课程的开发理念、内容、实践过程和评价存在问题,导致教学定位不准、课程内容空洞、设计指向不明、评价导向力不足等结果。当务之急,应从园本课程开发顶层理念、特色实践、儿童本位导向和监管制度等层面入手,探索有效走出困境的路径,全方位推动学前教育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水平提升,促进基础教育更上一个台阶。
2023年02期 v.23;No.117 42-46+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3K]
- 戴春平;
成人学历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既要从关键因素着手,又要从观念层面、内容层面、方法层面、评价层面立体化改革,构建科学全面的成人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保障机制。要全面、综合考虑各层面要素和各工作环节的优化,协同推进成人教育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提升,助推成人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开展。
2023年02期 v.23;No.117 47-51+5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59K] - 吴艳云;臧艳雨;
思想政治理论课目前是我国进行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传统授课方式亟待改革,学时、授课方式、手段等方面都需要做出相应调整。本文以概论课为例,探索了较为系统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法,改变了以往纯粹依靠课堂授课的教学方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思政课改革考核评价模式,改变了以往依靠理论考试的考核模式;构建了初步的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改变了以往学生对思政课兴趣普遍不高的现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目前的改革及探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2023年02期 v.23;No.117 52-5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 王振龙;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化程度的提升使不同国家思想文化的交流更加广阔与频繁。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开展可以有效完善高校英语课程体系,优化英语课程内容与教学路径。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高校在教师队伍建设、课程类型设置、教材选择以及课程内容安排等方面存在较多不足,亟需高校通过优化教师招聘与培训机制、丰富高校英语选修课程类型、平衡课程思政因素与通识教育知识在英语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等方式,来推动学生英语水平与综合素养的提高。
2023年02期 v.23;No.117 57-60+6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 黄曦;
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与发展对传统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模式造成了全面而深远的影响,单向灌输式教育已逐渐无法满足课程思政的需求,教育者如果不能营造新媒体语境与学生进行沟通,将很难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本文从新媒体背景下市场营销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难点和解决途径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和探索。
2023年02期 v.23;No.117 61-6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1K] - 苏慧明;何东;苏嘉明;
在新媒体时代泛动画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实践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实现影视动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改革,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的水平。本文对广州开放大学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进行了探索,为该专业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创新。
2023年02期 v.23;No.117 67-7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2K] - 姚勇娜;
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应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活动,三者需保持一致,才能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混合式教学目前已经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各高校纷纷开展基于MOOC的混合式教学和基于在线教学或学习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本研究基于逆向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将逆向教学设计模板进行修改和简化,从制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评价、设计教学活动等三个阶段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并以云班课为教学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
2023年02期 v.23;No.117 72-7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唐晓明;
校企合作办学是开放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开放大学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校企合作办学项目稳定和拓展的需要。开放教育校企合作办学项目中推进精细化管理需要注重全面原则、量化原则和适度原则,并通过实施制度制订精细化、管理人员精细化、过程推进精细化、服务支持精细化等策略,确保合作项目运行实现有序、有效、有力,做到为社会育才、为企业育人、为学员赋能,增强开放教育办学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2023年02期 v.23;No.117 77-8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8K] - 刘焱可;
新文科是基于原有传统文科,对文科的学科内涵及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具有时代性、融合性、技术性、应用性等四大特点。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培育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知识与技能,具有全面性和系统性特征,但其中鲜少涉及对学生通识素养的培育,使得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受到一定影响,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通识教育具有必要性与可行性。在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通识素养的提升需要通过有效整合大学英语与通识教育课程,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开设英语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综合文化素养,改革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以及采用多元化考评方式等策略得以实现。
2023年02期 v.23;No.117 82-8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 林继玲;
商务英语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调研外贸新业态典型岗位能力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通过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搭建产教融合育人平台、优化实践教学等路径来实施人才培养。
2023年02期 v.23;No.117 87-9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0K] - 李佳佳;孙配贞;
创业意向是个体实施创业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意向教育干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积极心理学重视人的积极力量、发展潜力和优秀品质,对高校开展创业意向教育干预具有重要启示。本文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内涵,分析了开展创业意向教育干预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开展创业意向教育干预的策略,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提升创业积极情绪,缓解创业消极情绪,增强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创业韧性;发挥学校效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2023年02期 v.23;No.117 92-97+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4K] - 郑再升;
“双减”政策背景下,课后服务政策执行成效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借助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环境、执行机构和目标群体等四个方面对S市中心城区校内课后服务政策执行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剖析该政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并就“冲突”提出对策建议: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增强政策执行的价值认同度;营造良好的政策执行环境;提升政策主体的能动性;增强政策目标群体的参与度、满意度与认同度。
2023年02期 v.23;No.117 98-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