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宇;
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我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的重要举措。课程体系是老年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支撑,是提高老年教育质量、实现老年教育目标的重要抓手。构建符合老年人各层次社会参与需要的课程体系,是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问题及发展老年教育的中心环节。本文基于社会参与理论,构建老年教育与社会参与内在联系的理论模型。并以广州电大老年开放大学课程体系为例,进行现状分析,指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课程构建缺乏体制机制基础,缺少建设标准和规范,停留在"闲暇教育"层次,缺乏高质量、差异化课程等。进而提出老年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策略:一是树立以社会参与为导向的课程构建理念;二是完善机制体制,保障课程体系构建基础;三是以老年人社会参与需求为主导,构建"三层次"课程体系;四是注重教学与活动环节,拓宽老年人社会参与平台;五是建立考评机制,以评促建,促进课程体系构建的良性发展等。
2018年05期 v.18;No.90 1-7+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 方佳;
开放大学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社区教育管理。经抽样调查发现,老年人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着管理制度不统一、资源分配不均衡、课程设置欠合理、教育形式较单一、教育机会欠把握等问题。农村社区老年教育是新时代全面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州开放大学作为当地社区教育的龙头,在农村社区老年教育的顶层设计中要做到统筹规划,尤其在构建"四级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组建社区教育资源库、搭建"终身教育在线"平台、培育"终身教育共同体"、创建社区教育支持联盟联动机制的工作中要做到众建共享。
2018年05期 v.18;No.90 8-11+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马福胜;刘路莎;张国杰;符敏妍;
资源供给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问题制约着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广州市番禺区老年教育的开展,探索行政部门、办学机构以及学习者群体等多种主体在推动社区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定位与作用,提出"行政部门统筹"、"办学机构参与"和"学习者自发组织"的发展策略,力图为提高社区老年人口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以及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和建议。
2018年05期 v.18;No.90 12-15+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 辛妙菲;邹自德;
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远程开放教育"教与学"环境与方式的变革。开放大学作为利用"云路端"实现在线教学的新型大学,"教与学"时空分离的本质决定了完全在线环境下的"教与学"成为教育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的应然和必然。了解开放教育在线学习者的特点和需要,基于学习者的需求,为学习者提供切合需要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等是促进远程开放教育在线"教与学"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
2018年05期 v.18;No.90 16-2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 薛琨;
继承了大规模在线课程(MOOC)优点的小规模私播课(SPOC)是教育技术实质的一种螺旋式上升。2010年至今,在线课程的热潮从MOOC到SPOC,本研究分析了SP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的特点,立足高职院校实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针对SPOC环境下的《图形图像处理》课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路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效果评价进行设计。通过教学效果的分析,笔者认为SPOC环境下的混合式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因此本研究的教学实践路径可以为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2018年05期 v.18;No.90 22-2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5K] - 丁利娟;
参与式教学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旨在促进学生参与到群体教学活动中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之间协作学习、共同发展的教学活动。在《中级财务会计一》的教学中,通过大班授课和小组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理论学习与课程实践相结合、线下讨论和线上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再结合相应的教学评价方式,能充分提高学生参与教学全过程的积极性和可行性,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2018年05期 v.18;No.90 28-34+108-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2K] - 黄春梅;李素平;
高职高专文科课堂在新媒体的影响下,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师生间的互动陷入了困境。对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策略,消除新媒体对课堂教学的消极影响。教师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便捷性和多重功效性等优势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育信息传播和课程考核方法,加强课堂吸引力,打造高效优质的文科课堂。
2018年05期 v.18;No.90 35-39+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 姚勇娜;胡垂立;李小映;
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关注,国家、学校、学生个人等各个层面都给予重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如何?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如何构建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这些一直是教育者们所执着探索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研究首先探讨"互联网+"环境下国家层面给予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持和重视,随后依据相关文献和笔者作为创新创业项目导师的经验分析目前"互联网+"环境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并阐述笔者对目前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现状的思考。
2018年05期 v.18;No.90 40-4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郭爱丽;
高职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应立足地域文化,植根地域文化并传承地域文化。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地域性,依托岭南文化创新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岭南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开放兼容的社会品格、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灵活创新的思维品质和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正是高职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文化背景和特色资源。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创新路径在于深刻领略地方文化的精髓,在理念上深化文化育人和全面育人,在目标上立足文化自觉、文化创造,在资源上共享地方文化成果,实现以文化引领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升级。
2018年05期 v.18;No.90 46-50+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8K] - 冯玥;王勤国;
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有机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路径。以生态干扰理论为基础,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融入的进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机理来自于个体生态、人际交往生态、组织生态和社会生态等因素的干扰。据此,从预测心理干扰因素、优化生态组织环境、强化个人抗干扰能力、管理相关生态位等方面构建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2018年05期 v.18;No.90 51-56+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0K]
- 张文妍;
曹尔堪是明末清初杰出的词人,与王士祯等人并称为"清初八大家",他的写景词以"清雅"风格在当时的词坛独树一帜,与以"婉丽绮艳"为宗的词坛大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尔堪的写景词创作处于"云间词派"到"阳羡词派"的词风过渡时期,对于清朝时期词作的繁荣和词风的演变都起到了极其关键的推动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对他的写景词作系统的研究。本篇论文结合曹尔堪家族背景、历史条件、人生阅历来分析他的写景词创作,说明其写景词特点以及曹尔堪在明末清初词坛地位与产生的影响,是对曹尔堪研究的一个补充。
2018年05期 v.18;No.90 57-61+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7K] - 朱萍萍;
现有研究"原则上"的文章大多是一边倒的关于政府规章制度方面,或者是关于行政禁令方面;且多活跃在报纸和法律方面,语言学学科方面对"原则上"的研究少之又少。通过收集有关"原则上"的大量语料,从语言学角度对"原则上"语料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原则上"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
2018年05期 v.18;No.90 62-65+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 张影;
汉语学界对话语标记"你说说"的研究较为薄弱。作为话语标记的"你说说"具有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从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及隐喻等多角度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探究,并从语用的角度对"你说说"和"你说"的差异进行分析。
2018年05期 v.18;No.90 66-71+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4K] - 牛司勇;
在中国古代,"买办"一词专指宫廷和官府采买物品的商人。明朝中期,由葡萄牙语转化而来的"买办"一词的出现,其被赋予新的内涵。鸦片战争之后,公行制度被废除,由葡文转化而来的"买办"一词,其词义又发生新的变化,由简单向多重复杂的转化。这是对近代中国在中西交流与碰撞中社会发生转变的反映。考察"买办"词义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其转变得以完成的时代因缘和文化意蕴,可以了解在近代中西交流与碰撞中,一系列事物被赋予新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丰富对历史的认识,予人启发。
2018年05期 v.18;No.90 72-76+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陈丹;
本文以语言手段为切入点,通过语音、语汇、语法、修辞格手段来浅析《项脊轩志》的语言风格,发现其在语音上音节匀称、平仄相协、节奏鲜明;在词汇上,叠音词的使用,使语言生动形象,朴实简洁;在语法上,句式参差有致,灵活多变,杂而不乱;在修辞上,运用了对比、比喻和用典,人物形象真实,情感真挚深沉,共同构成了《项脊轩志》含蓄朴实的语言风格。
2018年05期 v.18;No.90 77-81+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5K] - 刘佳;
《永远有多远》是铁凝优秀的中篇小说,作品以上世纪60到90年代典型老北京"仁义"姑娘白大省的四段失败爱情为叙述主体,在她屡战屡败的爱情经历中,作者思索现代女性在主体自我与传统角色间艰难而执着的探寻,同时以回望式的叙事策略书写被现代化和商品化浸染后北京城面貌与品格都悄然变迁的现实。最后以决然的姿态表明在"变"与"不变"间寻找契合并永恒坚守的精神旨归,在女性与城市的同构中饱含作者发自内心的关怀、体贴与爱。
2018年05期 v.18;No.90 82-8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 曾铁;
科普能提升我们的基本科学素养和劳动者工作、生活质量,人的现代化与科普及其品质正相关,推进社区建设与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需要科普给力。社区是科普及茂盛的要地,促进社区发展、城乡全面进步,居民被科普沐浴和科学地生活是要件与内需。科普及成长是社会现代化之基、之需,提高居民素养和推进物质、精神文明建设,社区科普应发达。科普者是落实《科普法》的干将,将科普嵌入社区,用科普丰满居民生活,科普者应研究、积极作为。
2018年05期 v.18;No.90 88-93+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李茂平;张龙;
对浙江省L市青年社会组织的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迅速但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如组织结构不完整、成员流动性强、资金缺乏、社会认可度低等问题。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地方实际,从政府、社会和青年社会组织自身三个方面出发探究支持和培育青年社会组织健康发展的路径。
2018年05期 v.18;No.90 94-9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0K] - 易远宏;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肯定了三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城乡统筹,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必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知识和劳动技能,使其有效运用于农村、农业经济建设中。针对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中各主体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人力资本投资效率,优化农村资源配置效率,深入解决"三农问题"和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2018年05期 v.18;No.90 100-106+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本期数据